讲座摘要:超长服役或遭受腐蚀介质侵蚀的钢筋混凝土柱在强震作用下易发生低延性弯剪破坏,因而引发整体结构发生严重破坏或倒塌,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挑战。究其原因主要是,强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低延性破坏机理和相关抗震分析方法尚不明确。本报告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相关研究,建立了考虑循环荷载作用历史的弯剪破坏型钢筋混凝土柱地震损伤分析模型及低延性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提出了基于外加电流阴极保护(ICCP)的碳纤维网增强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约束钢筋混凝土柱锈蚀防护和抗震性能提升技术,实现了对劣化老旧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防护性能及抗震韧性的有效提升。
主讲人简介:张勤,1983年10月生,安徽庐江人,工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河海大学结构工程教师党支部书记。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博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曾先后于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开展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多灾害作用下工程结构性能演化与提升相关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企业开发研究类项目等10余项,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国家级项目4项;在《ASCE-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Engineering Structures》《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Structure and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Bulletin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及《建筑结构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共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3件、实用新型专利8件;参编行业规范2部,主编著作、教材共3部;荣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河海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国家、省、校级教学竞赛奖5项,河海大学“优秀主讲教师”、“青年岗位标兵”、“钱家欢奖教金一等奖”、“十佳本科生学科竞赛指导教师”及“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主持江苏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1门,指导大学生学科竞赛获国际、国家及省级奖共20余项。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先进工程材料分会理事、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大坝混凝土岩石断裂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检测鉴定加固改造分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新材料及新型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建筑迁移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中心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专家、《Sustainable Structures(SUST)》青年编委、《Journal of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JIC)》青年编委、《工程科学学报》青年编委、《Buildings》客座编辑及30余本国内外学术期刊审稿专家。
讲座时间:2024年9月5号14:00
讲座地点:建交楼703